You are now offline.

比ZARA還快!看英國服裝電商 Boohoo 如何在一片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

虎嗅網 2017-01-19
比ZARA還快!看英國服裝電商 Boohoo 如何在一片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
虎嗅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英國兩個值得關注的服裝品牌,一個是Primark , 一個就是今天要介紹的Boohoo,前者通過供應鏈,將便宜做到了極致,後者師從ZARA,卻青出於藍,將“快”做成了招牌。

ZARA以什麼著稱?快!基本上,快時尚為什麼叫做快時尚,大概就是因為ZARA。

但是,你知道的,江山代有才人出,現在終於有個英國的電商服裝品牌,「快」過ZARA了。它叫做Boohoo。

Boohoo的身世

Boohoo2006年在英國創立,最初是一家販售大尺碼女裝的線下零售商,後來也嘗試過郵購的方式。也是後來藉著電商的風潮,把自己的戰場主要設定在官方網站

Boohoo 2.jpeg
虎嗅網

Boohoo的創辦人Mahmud Kamani出身在服裝世家。他的父親叫做
Abdullah Kamani,在1960年代的時候,從深陷戰亂的肯亞來到英國發展。

當時,Kamani爸爸透過出售女人們最愛的手提袋,獲得了第一桶金,1993年的時候創立Pinstripe,為H&M、Topshop、ASOS等服裝品牌供貨。

Boohoo 3.jpeg
虎嗅網

不僅是Mahmud Kamani的爸爸,他的兒子Umar Kamani和Adam Kamani也做服裝生意,做的是一個叫做PrettyLittleThing(下面簡稱PLT)的平價電商品牌,和老爸做的Boohoo路數大致差不多。

但是,PLT面對的真的是更加年輕一點的消費者,價位大概在150-350人民幣不等,風格更加性感、活潑,在英國範圍內實行免費退換貨。

Boohoo 4.jpeg
虎嗅網

PLT曾經邀請賈斯汀的緋聞女友,同時也是美國搖滾歌手Lionel Richie的女兒Sofia Richie擔任廣告的模特兒,要抓住的正是15-25歲的這個核心消費群體。

Boohoo 5.jpeg
虎嗅網

2016年12月,Mahmud Kamani把兒子的公司收了。Boohoo宣佈以330萬英鎊收購PLT的66%股權,剩下的34%由兩位兒子佔有。

根據財報顯示,截止到2016年2月,PLT的銷售額達到1700萬英鎊,同比漲幅是400%(基數較低);截止到2016年8月,銷售又超過了2016整年,達到了1900萬英鎊。

預計2017年的增長會有150%,並且會達成盈虧平衡。

Boohoo 6.jpeg
虎嗅網

併購了PLT的Boohoo,現在的銷售規模接近PLT的10倍。2014年的時候,Boohoo上市了。

Boohoo的創辦人Mahmud Kamani說,公司一上市,他的電話就響個不停,不斷有人來問他,要不要買架私人飛機啊,要不要買個足球俱樂部啊,Mahmud Kamani的回覆一律是「您嗑藥了吧」。

Boohoo 7.jpeg
虎嗅網

上市之後,Boohoo的增長速度驚人:截至2016年8月,Boohoo的銷售額是1.273億英鎊,同比增幅大概是40%,預計2017財年的增幅在38%-42%之間。

2016年,股價足足飆升了260%,成為歐洲股票市場上最引人矚目的股票之一。

現在,整個Kamani家族的身價達到了3億英鎊。

讓胖子瘦子都穿起來

正是因為Boohoo是做大碼女裝起家的,它對消費者的分類,和別的服裝品牌有點不同。

Boohoot的銷售資料顯示,對利潤貢獻最大的是大碼服裝和超小號的服裝。

Boohoo 8.png
虎嗅網

Boohoo提供的是全品項和特色品項服裝策略,除了豐富的常規服裝分類之外,Boohoo還開發出了9個特色品類,比方說適合高個子的TALL,適合身材不高的人的PETITE,照顧肥胖人群的PLUS,還有為夜店潮人們準備的NIGHT等等。

這一點,讓好多身材不完美、但是又喜歡時尚的群體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終於有個地兒能找到特別合適自己的衣服。這一點,既是很好的行銷手法,更重要的是,直接促進了銷售。

Boohoo 9.jpeg
虎嗅網

為什麼說它比ZARA還ZARA?

上面說的消費者群體分類只是表面功夫, Boohoo最核心的競爭力來了,就是比ZARA還要ZARA,更快!

ZARA的衣服,從設計到上架,人所共知是2-4周時間,H&M是3-5個月,中國服裝品牌大概是6-9個月,而Boohoo可以做到1-2周之內,就讓衣服從設計師的桌上到達倉庫。沒有人快過Boohoo!

Boohoo也是一名Zara的模仿者。採用的也是跟著T臺上大牌的潮流設計款式,「多品項少貨量」地測試市場,再根據市場回饋迅速調整生產和配貨。

Boohoo 10.jpeg
虎嗅網

新款式數量推出方面,ZARA每天推出120個新款,而Boohoo的每日新款數量達到200個,也超過了ZARA。

它為什麼能在新品週期上超越Zara?從開發到新品上市大概要做的事情是識別服裝潮流、設計、製作、發佈。

Boohoo是怎麼做到的呢?

我們前面說了,Boohoo的創辦人Mahmud Kamani出生在服裝世家,他太明白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服裝能不能賣得好,太依賴設計師的能力(甚至是靈感了)。

Boohoo 11.jpeg
虎嗅網

Mahmud Kamani要打破這個產品緊箍咒(ZARA同樣也是),設計部當然也是核心部門之一,但是設計師參與的產品開發,變成和生產一樣的流水線作業。而且,Boohoo邀請了足夠多的設計師,保證設計的速度更快。

讓製作和發佈的時間在可控的情況下,Boohoo作為電商——比ZARA更有優勢——的優勢出現了:Boohoo發佈的新款可以只是一件樣衣, 剩下的碼數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回饋再決定是否生產,和生產多少。

相比之下,Zara還需要背負每個新款的風險,每一款新款服裝一般需要一次性至少生產一整套碼數,每個碼數需要至少3-4件,再運輸到各門市。

Boohoo 12.jpeg
虎嗅網

新款放上網之後,透過網站上消費者的行為資料,Boohoo可以快速分析出哪些新款更受歡迎,據此做出批量生產的調整。而Zara由於還有運輸和到店銷售的時間,收集同樣的資料需要花費更多成本、時間。

隨著忠實買家越來越多,Boohoo甚至會在以後鼓勵買家參與新款是否值得量產的「投票」,這會讓Boohoo在更短時間內等到更準確的資料,縮短決策時間。

Boohoo能做到又快又多,是有強大供應鏈和管理水準做支撐:從設計到樣品製作,行銷到攝影,所有環節都被垂直整合在一起,大部分都在Boohoo位於英國曼徹斯特的總部裡面完成。

Boohoo 13.jpeg
虎嗅網

和ZARA一樣,Boohoo也把供應商安置在離自己最近的地方,70%Boohoo的供應商都在英國本土。

Boohoo網站上的照片全部在總部的5個大型攝影棚裡面拍攝完成,每天可以完成350個新品的照片拍攝,修片也是如此。

關於Boohoo的最新消息,是它準備收購申請破產的美國同業Nasty Gal,出價是2000萬美元,今年的2月8號就會有結果了。Boohoo的野心已經不止在歐洲了,它正在向美國全面進發。

本文授權自《虎嗅網》,作者:YIJIA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