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高估值一定好嗎?新創團隊小心跳入自己挖的坑而重重摔落

36氪 2016-12-19
高估值一定好嗎?新創團隊小心跳入自己挖的坑而重重摔落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孫陶然
關於作者:
拉卡拉控股董事長孫陶然先生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創辦了包括拉卡拉、藍色游標、考拉基金等在內的多家知名企業。涉及廣告、公關、媒體、電子產品、金融服務、基金等多個行業,是中國最成功的連續創業者之一。

拉卡拉基金每天都會收到很多專案計畫書,我給自己的要求是,對所有看起來有發展性的專案一定要第一時間親自見一見創始人,以便判斷是否繼續向前推進,一年下來,見了很多創始人。

我發現絕大多數創始人都希望把自己的估值訂得越高越好,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想法。

當然,我自己早年也犯過同樣的錯誤,拉卡拉的B輪融資融了半年多,就是因為出門之前,我認為董事會建議的估值偏低,我堂堂老孫做的公司怎麼可能估值如此呢?是不是瞧不起我呀?於是把估值提高了一倍作為報價。我見的前幾個都是非常著名的投資人,他們對我以及對拉卡拉都非常感興趣,但是覺得估值偏高,問估值可不可以討論,我當時信心滿滿都婉拒了。

結果發現後面再見的投資人也都猶猶豫豫,而且越往後見的投資人知名度和影響力越低,也越難談,因為中國的風險投資其實都是「跟風避險基金」,都是買漲不買跌的,看到你見了很多投資人都不投,他們也不敢投,前前後後用了半年多還是定不下來,最後還是朱立南先生親自出手仲介,才完成了B輪融資,最終的估值還是最初董事會建議的估值而不是我自己提高的估值。

所以,後面幾輪融資我就吸取了教訓,主動設定公道的估值,甚至在被「哄搶」時也堅持可以多融資但是不漲價,結果拉卡拉後面每一輪融資都非常快,2015年最後一輪15億人民幣的融資,從出門,到錢入帳也只用了兩個多月。

這其中,我悟出一個道理,也是當初雷軍講給我聽的,那就是,我們作為創始人,在經營公司時很多人都奉行一個原則:讓合作夥伴超出預期,讓用戶超出預期,合作夥伴期望賺一塊,我們總是希望讓他賺兩塊,自己能夠賺十塊,我們會主動讓利賺七塊就夠了。融資,也是同一個道理,應該讓投資人超預期。投資人心理價位是估值一億,如果成交價是8000萬,他很容易做出投資決策也會很開心。但這些 估值的差距對創業者而言其實最終如果公司做成功了差別並不是很大,如果公司最終做敗了,其實更沒有差距。

然而,對投資人而言,估值和風險是密切相關的,估值越高意味著風險越大,所以投資人希望估值低一些並不是希望多賺一些,而是希望降低一些投資風險,所以,對於早期項目,投資人會非常在意估值,而晚期項目因為風險已經很低所以投資人對於估值反倒不會斤斤計較。

而對創業者而言,做成是100做敗是0,所以首要的是把公司做成,如果做成了,自己的持股比例被多稀釋10%還是少稀釋10%其實並無關痛癢,更何況,即便是早期融資創始人的股份被稀釋多了,如果企業做成功,總有辦法讓創始人增持的,通情達理的投資人也會支持這些做法。

掙了錢分錢的時候,多分一點少分一點是「內部矛盾」,掙錢還是賠錢是「敵我矛盾」, 聰明的創業者應該首先解決能不能拿到錢發展業務問題,而不是斤斤計較估值

融資並不是賣公司,如果是賣公司,當然估值高是第一目標。融資只是發展公司的開始,融資到位是創始人一場新的大考試的開始,這時候,高估值相當於自己給成績設定了高標準,自己把自己放到火上烤。原本做到90分投資人和創始人就都很高興了,因為把融資估值提高了,原本的90分很可能就變成了60分,讓大家都若有所失。

而且,虛高估值會嚇跑優秀的投資人。優秀的投資人不會認同虛高的估值,甚至不會認同虛高估值心態的創始人,接受高估值的往往是次優秀甚至不優秀的投資人,他們因為搶不到更好的投資機會,甚至是因為不懂和不專業,才會接受被虛高的估值。這樣的投資人進入公司,對於公司的長期發展是有害的,企業發展一帆風順時還好,一旦遇到大風大浪,不優秀的投資人對企業的發展的危害必然會顯現,而企業發展遇到大風大浪又是必然的。

再者, 企業的發展必然會需要幾輪融資,本輪融資的虛高也為下一輪的融資製造了障礙。 已經虛高的估值,很難找到「接盤俠」,一旦下一輪融資融不到,企業的發展也就陷入了困境。如果下一輪打折融資,不但要補償本輪投資人,名聲也不好聽,而且投資都是“追漲殺跌”的,越是打折越是融不到錢。

不同的投資人對創業公司影響非常巨大,對於創業公司而言,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找方向和找人,美國之所以創業環境好,是因為有很多天使投資人,他們在投資了之後會進入董事會,會手把手地教創業者制定戰略,管理公司,以及為公司嫁接資源,這些,對於創始公司而言比錢要重要得多。

不論是Google,還是facebook,或者是Apple,創業過程中都有矽谷非常出色的天使投資人投資並共同參與創業,這些投資人是「創業者」背後的「聯合創業者」,是這些偉大公司得以成功的關鍵。而創業者能不能找到這樣的投資人,對成敗影響非常關鍵。

對於新創公司而言,錢和錢差別很大,盡可能選擇那些由懂企業的人管理的基金是第一考慮因素,哪怕估值低一些,你找來的是不拿薪水並且帶來投資資金的「聯合創始人」,何樂而不為?而中後期企業,確實需要的只是投資人的錢而已,所以只要講規矩不搗亂的投資人哪家都差不多。

最終,還是江南春兄的那句話,融資的時候,時候早點兒、規模小點兒、價格低點兒,這是融資的竅門,尤其是估值,不虛高估值,甚至把估值打折給出公道價,既可以加快融資速度早點拿到錢幹正事,也有利於找到優秀的投資人,擴大自己「聯合創始人」的實力,應該如此。

本文授權自《36氪

TAGS: # 融資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