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電商,做物流,做雲端服務,做AI機器人,做送貨無人機,做汽車生意……Amazon在魔王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帶領下,走上了不按常理出牌的發展道路。好在華爾街願意用長達20年的時間聽它講一個關於未來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被最近連續三個季度的財報證明是相對靠譜的。
然而,Amazon卻在一項規劃的新項目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礙,並飽受社會指責。這個新服務的名字叫做「私人學生貸款」。
據彭博社報導, 8月3日Amazon突然宣佈結束與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在「為大學生提供私人貸款折扣」方面的合作夥伴關係。這也意味著貝佐斯以最快的速度放棄了6周前被富國銀行稱之為「巨大機會」的金融服務項目。
富國銀行的發言人Catherine B. Pulley直接表態:「這一針對亞馬遜學生會員的貸款促銷計劃已經終止。」,但她並沒有對此進一步作出解釋。而Amazon的發言人Deborah Bass也通過郵件傳達了同一聲明。目前,雙方的官網及活動頁面均刪去了對方的相關訊息。
此前,這項在美國最大電商與美國第三大商業銀行之間達成的協議標誌著Amazon首次涉足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而對於一直積極嘗試建立學生貸款業務的富國銀行來說,市場覆蓋率極高的Amazon能夠為其帶來數以百萬計的潛在使用者。
這項協議主要針對那些購買Amazon「金牌學生會員」(Prime Student)服務(一年支付50美元,就可以享受亞馬遜提供的「兩天達」免費快遞,還可免費在線收看亞馬遜的獨家視頻節目與電影)的大學生。富國銀行認為,這裡面必定會有人被自己打過折扣(半個百分點)的高等教育貸款所吸引。
但實際上,富國銀行的學生貸款業務在美國的口碑極差,發展前景也並不明朗。上週,銀行就接到了美國聯邦消費者金融保護局開出的一張360萬美元「罰單」。該機構聲稱,富國銀行一直在誤導學生借款人並非法收取各種費用,其處理付款的方式也旨在以最大限度提高滯納金。對此富國銀行一直保持緘默。
7月中旬兩家公司合作的消息一宣佈,就引來了包括政府、消費者維權人士在內的社會輿論的強烈抨擊。克林頓政府前白宮官員,現任非盈利組織College Access & Success管理人員的Pauline Abernathy就將其描述為「非法私人貸款營銷的一種」以及「促使金融危機爆發的下一個預兆」。
「這個協議企圖掩蓋一些訊息。要知道,申請私人貸款需要付出的昂貴代價,還要遵守嚴苛僵化的還款條件。他們妄想用極端自私的企圖心來欺騙大學生。」
其實在美國,沒有畢業的大學生可以向聯邦政府申請助學貸款,貸款利率僅為3.76%(台灣就學貸款的基準利率最低為1.15%)。由於沒有任何擔保要求,這項貸款被視為美國大學生的一種應得的權利。但由於這項貸款數額有限,並不能完全解決學生的資金需求,所以私人商業貸款成為了很多大學生的必然選擇。但據富國銀行官網公佈的數據顯示,其提供的私人學生貸款利率高達10.93%。
不過對於Amazon發佈的「合作關係終止聲明」,Abernathy這次給予了極大的讚許:
「我們應該祝賀Amazon沒有成為富國銀行的『幫兇』。那些昂貴的私人貸款項目對大學生的危害難以估量。」
美國「私人學生貸款」市場的難題
美國學生貸款與中國大陸「校園貸」和台灣的就學貸款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中國學生是用貸款來滿足消費慾,而美國和台灣學生更多是愁自己付不起學費。
據2015年發佈的《中國大學生信用認知調查報告》顯示,從貸款用途上看,中國大陸近五成的大學生貸款用於日常消費,還有25%用於購買電子產品。此外,還分別有24.41%和32.28%的大學生貸款用於投資和創業等風險性開支。
但在美國,昂貴的大學學費與有限的聯邦助學貸款是美國大學生們嚴重依賴私人學生貸款機構的重要原因。
據國際先驅導報報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人的第一大債務是「信用卡欠款」(房屋貸款在美國一般認為是投資而非債務)。但自2012年之後,這個「光榮」的頭銜已經讓位於「學生貸款」。2012年,在美國人所欠的超過1萬億美元的學生貸款債務中,有150億美元就來自私人助學貸款。對於大學生來說,私人學生貸款是最可怕的類型,因為借款人無法享受與聯邦助學貸款所能提供的同樣的保護。
2015年,美國學生貸款市場創造的數字更是令人難以置信。據CNBC報導,優等生貸款總額超過1.2萬億美元,4000萬名學生背負貸款,平均每人貸款2.9萬美元(約合新台幣92萬)。為了支付高昂的貸款費用,很多學生不得不在課餘兼職2~3份工作。
不斷攀升的學生貸款正在成為美國國內面臨的重大問題,現在已影響到美國國力核心機構和經濟模式。甚至有經濟學家擔憂,學生貸款市場將成為下一個經濟危機的導火索。
為了改善這一狀況,美國政府多次出台相關措施。例如2015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公佈了最新教育計劃,表示將為全美社區學院的學生免除前兩年的學費,只要學生有一半的時間在校正常就讀,平均成績(GPA)在2.5以上,就可享受這項優惠。
看起來,與中國大學生們的「小苦惱」相比,美國大學生似乎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甚至有美國教育界人士呼籲部分學生「乾脆直接放棄上大學」。例如,美國教育學教授Richard Wade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就聲稱:
「用貸款20萬美元換一個毫無用處的博士學位,還不如早點工作賺錢來的實在。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像美國這樣,有8萬個酒保和30萬個飯店服務生持有大學本科學歷。」
本文授權載自:36氪,原文標題為< 亞馬遜“學生貸款業務”遭遇滑鐵盧,美國學生的貸款生活究竟多艱難? >,Meet創業小聚獲授權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