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由獵豹移動舉辦的2015紫牛戰隊創業競賽,共有5個台灣新創團隊獲選前往北京參與決賽,並受邀於回台後撰文分享,本文為手相通CEO少年於個人臉書上的心得,經作者同意後轉載。
上一篇說的是參訪的衝擊,接下來這篇是談獵豹團隊在旅途中帶給我們的價值以及體驗。
獵豹衝擊
這5天都有獵豹的同仁同行,主要陪伴我們的是影音組的同仁,他們非常辛苦,我原本以為他們是外包的影像製作公司,沒想到是獵豹裡的影音同仁,通常網路公司不太會有這個部門,而這也代表獵豹對於影像傳播及行銷上的重視及前瞻性。
以一間中國頂尖互聯網公司來說,獵豹的自由彈性氛圍和百度、騰訊等等非常的不同,同時有著不同國家的夥伴在其中,也有不少的台灣人在裡面工作,其中不乏幾位高管。
大部分人都覺得中國互聯網走不出中國,但獵豹的海外收入占了70%,這一點徹底打破了大家的想像,這也是獵豹移動在中國具有指標性意義的關鍵。
在其中一天參訪結束後,獵豹投資總監范路特別和我們進行交流,與我們分享中國的投資經驗和為什麼北京是一流的互聯網創業基地。
投資在中國
首先是投資的部份,中國互聯網的腳步非常的快,今天產品上線,半年就要進到A輪才算是及格。這可能對大多數人難以想像,但在中國並不是個奇蹟。
之前的傅盛戰隊裡有一個項目,獵豹投資時估值1億台幣左右,一年後現在估值30億台幣。而如果你有一個超級Wechat公眾號,關注人數100萬,你要募到3億台幣是很容易的。
在中國募資時,最容易被投資人問到三個問題是:
1.你解決了什麼剛需(編按:剛性需求)?
2.為什麼是你團隊做?
3.BAT進來做你要怎麼辦?
前2個問題應該跟台灣會遇到的差不多,第3個問題是最中國化也最特別的,因為在台灣如果有人問你說,Google、Facebook、Yahoo進來做你該怎麼辦,通常我們不太理會,因為機率實在是很低,基本上大部分的服務只要不和他們太靠近,也很難會被做掉。
但是中國不同,他們真的會突然飛來一筆的加入你在玩的遊戲。例如「餓了吧」是一間新創,姑且說是中國的foodpanda吧!O2O外賣做得不錯,結果美團就從團購市場切入外送市場;百度看他們做得不錯,CEO就宣布投入200億加入戰爭,一瞬間你就要面對兩個估值2000億台幣以上公司的競爭,你真的會被做掉。
但還是要擠個答案出來,可以用這不是他們的核心業務,以及團隊的DNA不同來回答這問題。因為在中國All in很重要,不All in你根本無法取得勝利。
同樣的,BAT會依照他們的服務開始做延伸性地圈地,而獵豹移動也在做工具矩陣的布局,未來其他手機優化工具服務,也就很容易被獵豹的工具矩陣帶著優勢給淹掉。
這樣的延伸圈地思維是不同層次的戰略,完全衝擊了我的互聯網思維,也讓我對於獵豹在BAT之外找到一個移動端工具破口感到佩服。
除了中國與台灣外,獵豹也積極地開始全球化的向下佈局,相信不久的未來有機會看到其他國家的傅盛戰隊。
北京,一流的互聯網創業基地
至於為什麼北京是個一流互聯網創業基地?除了有豐沛的創業能量及資金外,最重要的是互聯網人才的高度密集。在這裡你可以找到大量北京、清華剛畢業的工程師,同時你有機會找到當年開發Amazon或是IE核心,年薪3000萬的超技術巨頭。這是在其他地方沒有的,而互聯網人才也在這些巨頭與創業之間,不斷的遊走、組成團隊、再分裂,使得北京的人才質量不斷提升,能量也就越來越強。
如同傅總在High聊會上所說,互聯網時代,唯一的壁壘就是認知,當認知調整及接受後,才有機會在互聯網舞台上站住腳,而唯有不斷的重構自己,才可以在互聯網時代獲得成功。
而這次紫牛之星最大的收穫,也就是在這樣強烈的衝擊下,徹底打碎了我們認知的壁壘,重構我們對於互聯網創業的認識。
本文由手相通CEO少年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