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數位觀點]編輯室裡的雜談:PChome IM到底有什麼盤算??

[數位觀點]編輯室裡的雜談:PChome IM到底有什麼盤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編按:昨天PChome Online推出了新的即時通訊軟體(PChome IM),在電商社群裡引發討論,不少評論認為,從產品本身,乃至於記者會,皆令人困惑。這個問題在《數位時代》編輯部,也引發討論。包括技術長James、正在東南亞採訪的記者郭芝榕、以及人在記者會現場的記者許文貞,提出了他們的觀察。這個服務是成是敗,現在的確看不出個所以然,但能夠引發討論,對於產業的進步,是很重要的事。以下是編輯部的雜談觀點,也歡迎大家一起來聊聊:

James:(以下簡稱J)
如果拿LINE跟facebook app那種都是超過50人以上的開發團隊長期開發、整理流程的作品直接在上線日做比較,是有點不公平。但是旗下開發團隊之間的整合就很重要了,現在詹先生在電商領域有規模優勢,要回過頭來整合IM跟payment是有機會的,但是整合功才是最困難的關鍵,會牽涉到很多問題的。

芝榕:(以下簡稱芝)
這讓我想起我前天的詹先生貼文啊,PChome不可能無中生有去做服務,雖然真的很令人匪夷所思,但到底是我們都看不懂網路嗎?就像James說的電商有規模優勢,既然有2千萬users,用免費C2C模式要力拚LINE的1700萬也不是沒有機會啊,當初也沒人知道LINE可以搶下1700萬使用者,也許網路就是沒人能預測它的未來。詹先生也說,他每次推服務媒體輿論都認為不可能成,對他來說,沒有早晚的問題,早或晚都有不同的問題要解決,解決就是了。

困惑可以寫出來,但我前幾天問業內做支付的業者,他說,PChome做這個其實很合理,買賣家都需要直接溝通,而且哪個業者會想讓資料在別人手上,用別的app也不順暢還要跳轉。另外,我覺得這在東南亞是很有機會的,很多人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賣東西,PChome進泰國就是以C2C+支付+Skype一起攻進去

J:
這串回文的有認真買過淘寶天貓京東啊?該不會只有我吧,買過用過追蹤過就不會質疑了吧?最近沒什麼東西要買,不然我是真可以買給大家看流程的。你看過他所解決的流程,再實際在大陸買過類似東西的經驗,你就毫不懷疑為什麼要把生態系做成那樣了。

臺灣只是因為現在人力過剩才有這麼多便利商店、加油站、超市跟市場的。許多市場都沒有這種交易環境,所以乍看起來做這個很怪,但我毫不懷疑他做好是會有生態系的,我個人覺得統合才真的超困難。

你可以想想怎麼統合露天拍賣與PChome的所有問與答/私訊,然後還有PChome跟露天拍賣統整貨物運送過程的,追蹤貨物流程在這個PChomeIM裡要怎麼做。

雅虎前陣子也流失了一批人,最近的確也有人力不足的現象,momo想要自己整生態系,還在吵要用什麼系統整合。Payeasy虎視眈眈,以為自家銀行就可以統整天下。燦坤還在試方向,Friday購物的團隊不是傻瓜,他們比徐旭東還懂網路,但在組織裡面,你覺得他能說什麼?所以很多新服務都會面臨內部整合的問題。

文貞:(以下簡稱貞)
我今天在場的狀況是,記者大概都想得出來下一步是什麼,也都在往這些方向問,也都認為這樣IM是有機會的,但官方就是不給任何回答,只讓記者聚焦在IM最原本的通訊功能上,一直強調通訊功能好,但實際試用卻又有很多問題。讓記者們有一種,我們都知道你們想幹麻,為什麼卻要避而不談你們的優勢,為什麼反而著重在相較其他通訊軟體比較不利的功能面呢?明明很明顯的方向就擺在那裡,但官方不講,沒有一個人能寫,寫的都只能是臆測。所以才會讓 在場大部份的記者都很困惑吧?

圖說明

芝:
泰國人跟我們一樣愛貼圖,說不定這個搭配C2C模式會在泰國先紅起來。

J:
很多時候,做的人在想的事,別人不一定理解,就例如我們創業小聚「Meet APP」,市場有點看不懂為什麼我們要做這支APP,用使用下載數來質疑這支APP對嗎?其實這是要深耕社群用的,這不是馬上就會成的,但是我們在猜,社群怎麼做?就是一直猜就對了,使用者慢慢黏著,就慢慢會上來。有可能芝榕說對。pal+的前身cubie,最大的使用市場就是泰國。我毫不懷疑也許這樣就會是對的路。

芝:
覺得感慨,來越南泰國走一遭,才發現在台灣吵吵鬧鬧,眼界真的太小。網家會進泰國完全可以理解....這裡真的有種到位的感覺,又沒有法規限制。

J:
之前沒進去這個市場,可以想到有幾個點:
1.沒想到 (以詹先生那種老師般的頭腦,我不相信)
2.沒時間 (這很有可能)
3.沒資源,沒多的錢、多的開發者,懂當地市場的合作夥伴、對的基礎架構,這才是我相信的點。PChome會發展成也許不是泰國最大、越南最大、馬來西亞最大,但可能都至少是老二或老三的電商公司。然後東協跨境交易算起來的時候,他老大。

芝:
哈,詹先生有說,他看東南亞4-5年了,沒同時進其他市場,主要是沒人才,跨國管理吃掉他最好的人才,人才跟不上。另外本來要進馬來西亞的,但現在泰國找到泰金寶,未來網家和泰金寶會深度整合,我想在物流倉儲系統部分可以加分,因為泰金寶有自己的倉庫機器人。但我不太懂詹先生說要在泰國用C2C架構同時做B2C和B2B2C是要怎麼做?

J:
我看懂了,所以他要打一場淘寶還來不及打的仗。對,他看懂阿里巴巴跟他一樣有錢沒空做海外了。eBay上有個人賣家,然後有評分制度,用交易次數跟評分來計算基本信用。

eBay上可不可以做實名認證?可不可以做成像微博,有大V這樣,用實體方式認證,例如銀行credit之類的?然後在商店帳號上有一個v。然後再來,一個eBay上的帳號,理論上就是一家店(一個攤子)是不是?我要上很多東西、要做很多交易,理論上是要把一個帳號給很多人用,變成公用帳號,對嗎?可不可以做到多帳號同時掛在同一個店鋪子底下?可不可以做到為了某個店鋪特別做一個css幫他排版。可不可以做到某個店鋪可以集點、可以集購、可以湊滿千送百湊免運?

如果都可以,不就淘寶的:
1. 店小二 (多帳號管理)
2. 認證專門直營店 (實名認證)
3. 滿千送百 (現在所有促銷手段之一)
4. css排版 (自設定店鋪)

貞:
感謝兩位的討論,我有一種瞬間補滿血又經驗值大增的感覺。

本文作者 數位時代 編輯部 數位時代

每個新聞的發生,都有時代的意義;每個新聞的背後,都有更多的故事。代客發問、代客讀書,透過《數位時代》記者群的眼與筆,一起探索與思考關於新聞更多的面向,抓住產業的走向,貼近社會的脈動。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