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
Geohot(George Hotz)是誰?如果是早期就開始使用iPhone和PS3的玩家大概就都會知道他和他的事蹟。
最近比較大的事蹟大概就是Geohot想要來挑戰汽車自動駕駛。並且「原本」預計在年底提供低於1000美元的自動駕駛套件(Self-driving car kit)到市場上。
在去年底就已經有一段來自Bloomberg的影片介紹了Geohot的改裝實驗。
但也就在幾天前,Techrunch新聞揭露Geohot在其Comma AI的官方Twitter發布,決定終止Comma One這個自動駕駛套件的專案。
其中一個理由已經在上面,也就是Geohot不希望浪費生命和時間在規範以及律師身上,寧願來去做些更有意思的事情。
不少人聚焦在Geohot這一邊的說法,也會為他惋惜,接著應該還會有人開始咒罵起這樣的體制不利創新。
而我思考起,當創新和生命有關時,我們會怎樣看待?
Geohot拿自己的車來做實驗,證明不需要買高大上的Tesla就可以值得擁有自動駕駛的能力,但這和把車子改裝的超過原本設定的改裝車有何不同?
如果今天這是個要作為大量銷售和建置的系統,又會是用怎樣的方法?
做一台可以自己爽,做十台大概也還可以,如果談到要做上百萬台?那麼這樣Hacking的手段是否該有一個正規化的產品測試和相關規範?
做過汽車電子的大概也都知道,以前的前輩都會說,要導入汽車產業,光認證就得先經過個五年以上,然後才有機會開始出貨,為何需要五年?
汽車產業或者我們就只談汽車電子這一部分,其實有許多規範,大多都會遵守著來自AEC(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uncil)的規範。
汽車產業超過百年,而汽車會要求這麼多也因為是跟人命相關,所以會有著這麼多的規定,認證也才會這麼複雜,當今天你是改裝自己的車,大概不太有人理會你,但如果這是要當成產品,那現實世界就會有著相關的規範來做約束。
實體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界線和衝突在這些年不斷的發生,創新和現實的挑戰也一直上演,我認同Geohot這樣的天才確實無須浪費時間在規範和律師身上,那Geohot就是扮演好技術的推手和領頭羊的角色,這樣的產品或者新創就由其他人來做即可。
要改變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種,新創只是其中一種手段方法,Geohot已經證明了他有能力改變世界,但或許不見得會是實際改變的人,他的角色更像是「觸發改變」的天才。
我相信他有能力「觸發」更多可能讓我們思考以及衝擊現實的事情。因為他還很年輕。只是做成商品大概就是另外一種相對於Geohot來說比較無趣的人和事。
而現實中的規範是否需要修改?其實以汽車來說,我們反而該持續觀察Tesla所帶來的衝擊,相比Geohot,Tesla在重新定義汽車的同時,仍然大部分遵守汽車產業的法規,也是朝著這是一個產品、一個商品的方式來走。這大概是我們相對比較能夠接受的方式了吧!
©2021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