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
「信念」,或說個人的中心思想、原則、理念,我過去一直認為就是個勵志書或成功人士傳記裡老生常談的軟爛字眼。直到今年九月,我成為YEF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的17位代表之一,進行為期兩週的舊金山、西雅圖海外參訪,拜訪許多大企業、新創企業、非營利組織、知名大學的創辦人與負責人,與他們交流後,我才驚訝地發現,「信念」是他們累積實力與成就的種子。
我,24歲,人生有7年時間在同一棟系館、同一個領域遊走,待在同個生活圈久了,其實也已經習慣沒有「信念」的生活。碩二下時,沒有企業實習經驗的我決定給自己瘋狂一次的機會,遞出了YEF的報名申請,急切的想快速累積大量產業知識和情報,想擴展交友圈。
10個月過去,不敢說我找到自己,還是從璞玉變瑰寶,但我閱讀了很多不同人的故事,不論是不同梯次的YEFer、業師、或是海外參訪中遇見的創辦人、企業家,我讀著他們過去的故事、以及正在發生的故事,更棒的是,我們成為彼此故事中的一點。
(與導師相見歡)
兩星期海外參訪,是一連串有關信念的觀摩與自省,在每次與創辦人的問答中,我總是像撿拼圖一樣,逐漸拼出自己對信念的定義。
線上視訊會議軟體公司ZOOM創辦人Eric,走進辦公室氣宇軒昂,我不禁問:「怎麼樣才能有自信?」他想了半晌說:「自信不是你表現地多麼光鮮亮麗,而是問題來時,你敢於面對想解法。」我當下體悟到,原來當我們建構好自己的一套做事原則與人生信念,許多問題都不再是問題,因為我們能有意識地選擇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物。
(ZOOM創辦人暨執行長–Eric)
我在非營利組織也看到許多握有信念的負責人,如舊金山輔助新移民女性的餐飲孵化器La Cocina、世界最大的非營利組織Gates Foundation、協助西雅圖街友的Facing Homelessness,和他們相談後,心裡會由衷敬佩那股不遺餘力想為弱勢群眾付出的心。我特別喜歡Gates Foundation用”impatient optimists”形容不向不公義妥協、對未來世界抱持正向態度的信念。
(Gates Foundation)
這趟YEF旅程,許多猶豫不定的事情,透過親身交談、體驗,心之所嚮也愈加鮮明,我也期望自己能成為信念堅定的好人。
©2021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