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和其他的行業一樣,都存在著許多行內人才知道的潛規則,它們只是一些微妙的態度,模棱兩可的暗示,很難被輕易察覺。許多創業者也許並不瞭解投資人的一些「套路」,在本文中我總結了投資人最不想讓人知道的4件事,你可以把它們看做投資人的黑暗秘密。
潛規則一:創業公司學會包裝很重要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多花點時間把網站做得漂亮一點,把簡報做得更好看一點,實際上對你的幫助很大。為什麼?因為早期投資並沒有多少數據可以供投資人參考,因此投資人可以獲取到的一切材料都會被作為評判公司的參考。先不談這樣做是否合理,但如果你的官網和產品介紹資料都平庸無奇,你很難讓投資人相信你能夠做出多麼不一樣的產品。對於剛剛起步的公司來說,學會包裝自己尤其重要。
但諷刺的是,包裝自己的一個方法是讓產品自己去說話,此前我們投資了的Sunrise(已被微軟收購)從來沒有官網,他們只有一個讓用戶下載App的網頁,讓產品自己說話。此外,在我們對Sunrise進行種子投資的時候,他們也沒有準備募資演講稿,我們投資的是這個團隊和他們的產品。在A輪的時候,他們終於準備了一份商業計劃書,但內容非常簡潔,只列出了最關鍵的信息。
我不是建議早期的創業公司都應該拋棄商業計劃書,只是想要說明不用過度包裝,也能吸引投資人。
潛規則二:投資人的反饋通常沒什麼用
好吧,沒這麼誇張,我們這行中還是有一些投資人能夠給出中肯的建議。以下三個方面解釋一下為什麼說投資人的大部分反饋通常都沒什麼用:
1、首先,在多數情況下,投資人根本就不相信你或者你的團隊。
至於為什麼,原因就太多了。總之,這就讓投資人很難傳遞有效的、有建設性的意見,真正有價值的反饋被掩蓋了起來。
2、其次,投資人其實對於創業公司所在的領域的瞭解並沒有那麼深入,所以很難給出有洞察力的反饋。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創業者會發現在見了各種投資人之後,他們也給了一堆不同的意見,但其中沒有具有實際價值的。當你與投資人面談時,有10%-20% 的機會碰上真正懂行的投資人,能夠給你實在的建議。不過大部分情況,得到的反饋都屬於以下兩類之一:
通用的建議:
聽上去不錯,也是你經常在文章當中讀到的那種類型:「專注在通路分銷」、「找到某種網路效應」、「這不是一個防禦性的業務」、「這個市場比你想像的小,你的產品如何存活下來並創造回報?」
無知的建議:
這一類胡亂的建議反饋對於創業公司是非常危險的,我的合夥人 David Beisel 在做出反饋的時候通常都會說「這只是我的意見」。他明白有時候創業公司請你做出反饋只是表現一種姿態,並不是真的希望你指手畫腳。我認為好的投資人,會儘量避免隨意給出建議,他們會保持謙遜的態度,只在自己熟悉的專業領域提供建議。但是創業者還是要保持警惕,畢竟不是每一個投資人都會這麼負責任。
3、投資人給出的反饋沒什麼用,還因為創業者問了愚蠢的問題。
「我要達到哪些要求才能讓您對我的公司更感興趣?」對於早期階段的公司來說,這種問題是毫無意義的。投資人對你感興趣絶大多數是因為看好你的團隊、你的產品機會以及其他一些證明你能成功的證據。投資人對你越是滿懷信心,就越不需要你提供什麼證明自己的證據。反之,你必須竭力證明自己。事實上,如果投資人根本不看好你,會對你避之不及。這就是為什麼創業公司的融資過程就是在尋找一個忠實信徒,而不是尋找懷疑論者。
比較好的提問方式應該是「與您打算投資的公司相比,我的公司有什麼不足之處嗎?」,通過這種提問可以獲得更有價值的答案。
潛規則三:大多數投資人不投早期的公司,但所有投資人都想要與創業公司見面
幾乎所有的投資人都說他們喜歡投資早期的創業公司,即使是專注於投資後期公司的機構也約見早期公司的創始人。比方說當一家公司完成一輪融資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會收到各種投資人約見的郵件。
這種行為的動機很明顯,投資人說他們想要投資早期的創業公司,因為這樣才能儘早的接觸到公司,從而追蹤公司的發展軌跡,這樣當今後考慮進行投資的時候,才能夠掌握更多的信息。
再次強調,雖然投資人並不真的鍾愛早期階段的公司,但是也有例外。很多投資公司會在看不到產品市場匹配度以及增長潛力的情況下就進行投資,公司甚至連產品都沒做出來。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這些公司的創始人之前就進行過創業。基金做的越大,就越是傾向於投資那些有過良好創業經驗的人。
潛規則四:資訊傳播的比你想像中更快
大部分投資人不會洩露你的商業計劃書或者其他機密資訊,當涉及到公司敏感訊息和創辦人的個人隱私時,投資人們會保持尊重。不是每個投資人都可以做到,但我認為整體上這是一個高職業道德的行業。
傳播更快的其實是在投資人私下聊天中的準備融資公司的消息。
「你知道XYZ公司嗎?」
「你用過XYZ公司的產品嗎?」
「我已經開始接觸XYZ公司了,你對他們有什麼瞭解?」
投資人圈子很小,小道消息傳播的速度很快。投資人在投資一家公司之前,都會與業內人士以及對瞭解創業者的人進行交流。許多投資人在調查一家公司的時候很可能聯繫到相同的人,他很可能會說「這月我都已經接了好多關於這家公司的電話了,他們一定在努力募資中。」
這對於創業公司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當投資人知道你繼續募資,你就會在談判中處於弱勢,削弱了談判的籌碼。
信息快速流動的結果是你不可能逐個去和投資人談投資(比如先要到一個出價,再以這個價格去另外一位投資人那裡去爭取更好的價格)。你應該廣撒網,然後有針對性的推進。
風險投資和其他的行業一樣,都存在著許多行內人才知道的潛規則,它們只是一些微妙的態度,模棱兩可的暗示,很難被輕易察覺,我希望通過這些例子能夠讓你提高察言觀色的能力。
本文授權載自:IT桔子(微信公眾號:itjuzi521),原文作者為NextView Ventures共同創辦人、合作人,早期投資人。
代圖來源:shutterstock